通常来说股东指企业的出资或投资人,对企业的经营享有最高决策权,对企业财产拥有最终分配权,是企业的所有者或者资产所有人。而我这里说的合伙人并不是指合伙企业的合伙人,在之前我就分享过法律意义的合伙制和管理意义上的合伙制,这里的合伙人也是指管理意义上的合伙人,并不是一定要在合伙企业才叫合伙人,在公司制的企业里,也有多样化的合伙人出现,例如阿里巴巴的湖畔合伙人,万科的事业等合伙人都是公司制企业里合伙人的典型案例。
1、本质区别
股东和合伙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所强调的权利,股东强调的所有权,所以股东看重的是分配,公司的利润我可以分多少,而合伙人更注重经营权,强调的是共同做大事业,再共享事业成果。如果一个企业有80%的员工是股东,想象一下他们都来分蛋糕,再大的蛋糕也会被分完,相反,如果一个企业有80%的员工是合伙人,这些人都来做蛋糕,那么再小的蛋糕也会变大。这也是告诉大家,企业中股东的数量要有所控制,当然,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股东升级成合伙人,统一身份,大家一起做大企业的蛋糕。
2、利益关系
在前一篇文章中,我讲到了公司制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,两权分离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资本和利益相关方的矛盾,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专业人才,但是从长远来看,资本(即股东)和经理人之间的制衡也导致了双方存在激励不相容、责任不对等和信息不对等等无法完美解决的矛盾。这就导致了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离心离德、互相博弈,经营层和管理层把过多精力放在内部斗争而失去外面的市场。而合伙人强调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合一,不管是经理人还是股东,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,所以我们说合伙制是一种共创共担共享的机制。
3、获得资格和条件
股东是企业的出资或投资人,所以一般来说,只要有钱就可以成为股东,而成为合伙人的条件要比股东高很多,有钱不一定成为合伙人,没钱也不一定不能够成为合伙人,对合伙人来说,钱不是必要条件,重要的是要有创新创业和奋斗拼搏的合伙精神,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。可以说合伙人的门槛要比股东高得多。
4、参与对象
在创办企业最初,能成为企业股东的一般是谁?老板的亲戚朋友,另外就是有钱的人。在过去,办企业的先聚集钱,再才招人,而这些出钱的人自然而然就成为公司的股东;在互联网时代,人力资本成为先决条件,优秀的人力资本可以吸引资本,所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是最重要的。在前面我们就说合伙人要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,能成为合伙人的是志同道合的人,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人。
5、分享基础
股东是按照投资金额比例分配的,合伙人是按照价值贡献比例分配的,这很好理解。股东强调的是所有权和分红权,出资多少占多少比例,就按这个比例来分享企业的利润。而合伙人强调的是经营权,合伙人分享的一定是增量,只有创造价值了才能分享。
6、分配来源
股东分配的是企业税后净利润,合伙人可以自由设定规则,可以分收入,也可以分利润,例如阿里巴巴的湖畔合伙人分配就是作为管理费用处理的,阿里每年会向包括公司合伙人在内的公司管理层发放奖金,阿里在招股书中强调,该奖金属于税前列支事项。
7、股权比例
股东按投资比例入股,合伙人按估值和贡献入股。在过去,成立一家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00万,那么出资70万的股东就占股70%,这一点毋庸置疑;而现在只出钱的股东出大钱,占小股”已经被大家普遍认同。过去钱是股权分配的最大变量,而现在人才是股权分配的最大变量。
8、企业价值
对于企业来说,股东带来的是资金,而合伙人,特别是优秀的合伙人,带来的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、资金和资源。在前面就提到了优秀的人力资本具有吸引资本的能力,在越来越注重知识的时代,知识和人才对企业越来越重要,成为不可替代的要素。
9、管控要求
股东是企业的主人,在过去企业的股东只要出资就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分红权,在管控上也显得呆板,受制于传统思维和相关法规,特别是当企业的股东数量多了以后,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决策成本就会大大增加。而对于合伙人来说,管控灵活,有一套系统的合伙人评价考核体系,在这套机制下可以授予、晋升、终止和开除合伙人身份,保证合伙人团队始终和公司文化保持高度契合。
10、退出机制
股东退出是比较难的,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,根据法律规定,股东是不能随意撤回投资的,只能通过股权转让、公司回购股权、解散公司、破产、被吸收合并五种方式退出,但这每一种都受到各种牵制,并不容易实现。而合伙人的退出则比较容易,在签订合伙协议时就已经设计了退出机制,一般合伙人持有的是限制性股权,股份与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挂钩,分期成熟,成熟后才获得转让权。
11、落地难度
当企业前景好的时候,老板是不愿意股东进来分享利润的,而且此时资金也不是企业的必需品;而当企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的时候,员工是不愿意为了一点股份而出资的,此时出资也分不到利润。对于合伙人来说,无论企业处于什么阶段、什么规模,都可以设计实施合伙人模式,合伙人模式主要就是激发新老员工的奋斗拼搏精神,为企业创造价值。